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

說話



由於FYP的關係,一直沒有時間把那些說話寫出來。
應該這樣說,我這個人一般是先實行,後文件的。不管是project,還是FYP都是這樣子。
當然,說這review為文件也不太恰當,畢竟創作者的思路也是具一定參考價值的,對吧?

「不似物形」的創作之路

這樣說吧,這世上我只抱持兩種價值觀,一是親中共(半個憤青吧,在google上打"邱智安"可以看到我的文章),二是親自然,當兩者發生抵觸的時候我當然擁護後者。
這種價值觀的建立原自我的出生地:沙頭角,港深邊境的一個小鎮。(可我在香港一邊讀書的!)
學校後面就是一大片的農地,遠處還能看到一些農夫在耕作,再遠處點就是一片的丁屋。
我還記得在春夏交界的時候,陽光能夠觸及課室裡的每一個角度,蜻蜓,以及不知什麼名字的昆蟲都飛進課室裡,讓我們如痴如醉。
不久,我便搬到粉嶺居住,可是,我永遠忘不了那段在沙頭角生活的日子。

所以,要談「不似物形」的創作之路,必先談1798/2010的創作經歷。
最初的時候,就是想,洋鬼子能把西方的作品惡搞,我們也能吧?
於是,我就把中國畫惡搞,去諷刺現今中國的環境狀況。
每次在新聞上看到什麼珠江被污染,我的心都酸了一下,就是想,我們的土地啊!那天才能回復真正的清澄呢?
利用藝術去抒發不滿感的一個例子。

那,就來到「不似物形」的創作之路的。
這路,有點不可思議的。
首先是我看著鉛筆,也許speaker播著的是fireflies,使我獲得了一些感觸,就是說; what is this?
小一的英語問題,我卻不懂得回答。
是樹木的一部份對吧?那它的產地在那裡呢?是樹木的那一節呢?
這些思考過程我在堂上提及過了。
重點是,為什麼我會鼓起勇起把個意念擴展為一件作品呢?
其實背後的支持,就是我在之前已經掌握了三維擴增實境技術(argument reality),心想,把事情表達成:

鉛筆 -> 一棵樹的3d模型

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吧?
每件事情總有一個核心技術的支撐,對吧?
於是,我就想:

鉛筆 -> 一棵樹的3d模型

之間的媒介是什麼呢?
其實這問題花了我一晚時間去思考..
在床上終於把問題解決, 解決的方法就是: 不需要!! 這件作品不需要一個實體媒介。
就是說, 當觀眾拿起這件作品, 牆上就顯示一棵樹。
可是.. 這有點難度。
怎樣才能使這個媒介invisible呢?
應該說, 這件物件, 和另一件物件有什麼差異, 令程式足以去把模型trigger呢?
哈哈, 重量, 對吧?
電子磅有夠invisible吧?
於是,整件事情就變為:

物件 -> 電子磅 -> 模型

這都是我有能力做的事情, 技術風險是可以承受的。
之後的創作過程我也不多說了。問一位親戚借來的電子磅, 用visual studio寫的一個小程式把重量傳到電腦, 然後用flash把模型表現出來。
這些技術橋樑都在腦海裡預先構建好,然後一步一步實現。
說實話, 花的時間沒同學說的誇張, 就五至六天的時間。也許對以上技術認識比較深入的緣故, 做起上來不太吃力。

創作過程就到這裡吧~!
還有一張圖片就是在present過程中顯示不到的小羊, 呵呵。
畫功好像有點簡陋, 沒辦法, 即將放在itunes上賣的東西更重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